融媒体记者的“十八般武艺”是怎么练就的?

来源: 海西晨报 发布时间: 2022-11-08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柯小娇)今年11月8日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在圈外人眼中,记者风光、亮丽、意气风发;在家人眼中,他们晨昏颠倒,总是熬夜加班;在朋友眼中,他们风风火火,经常没有档期,永远奔跑在路上。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记者的工作就是采访、写稿。事实上,在瞬息万变的全媒体时代,一纸一笔早已不能满足记者们的工作需要,他们的职业技能要求不再局限于写稿。一个记者就是一条新闻“生产线”,他们一专多能,既能写稿,也能拍视频、当主播……来看看这些“十八般武艺”是怎么练就的。

  在纸上挥舞 在屏间穿梭

   

  陈嘉汶 

  2022年6月19日,我从福师大传播学院毕业。想象中,毕业后我的工作日常是写稿、写稿和写稿。

  2022年11月8日,是我入职海西晨报社的第90天。这90天,我学习成为一名融媒体记者,我的工作日常是出镜、主持和写稿。这三个月里,“融媒体”这一概念穿过厚厚的书本,真正来到了我的眼前。

  作为记者,我需要写稿,也需要出镜。

  入职以来的首件作品“秋天里的第一网鱼”视频,在翔安区琼头村渔港产生,获得了696次转发。提前踩点、现场播报、实地采访……初出茅庐的新人在生产流程间生疏地穿梭,第一次怯生生敲开了新媒体的大门。

  而后,我在一次一次的出镜任务中迅速成长。在厦门市市政园林局的宣传视频中,我对电动自行车停放新规的出镜介绍,收获了同僚们的好评。这一视频作品在全城刷屏,地铁、BRT、公交、电信大楼屏幕循环播出,我逐渐在新媒体世界中找到方向。

  作为记者,我需要出镜,也需要直播。

  在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全国爱牙日”讲座直播中,我搜集行业知识、自拟直播脚本、全程脱稿直播,与四位医生合作,为观众们带来了四场口腔卫生知识直播。

  作为记者,我需要直播,也需要主持。

  蹬着高跟鞋,我奔走于各个活动现场,茶文化分享会、社区趣味运动会、文明健康讲座,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活动中,都能看到我的身影。

  在纸上挥舞,在屏间穿梭,我是一位有着多重身份的融媒体记者。(陈嘉汶)

  记录微光 继续追光

   

  陈晓青 

  身处“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单一传播模式早已被即时互动的双向、多向传播所取代。而作为传统媒体记者,如何在转型中找准方向,提升核心竞争力?

  我是一名“年迈”的90后记者,2015年入职《海西晨报》,作为厦门市翔安区驻站记者,主要采写区街新闻。很荣幸我在踏入新闻战线不久就搭上了全媒体时代的列车。

  自成为一名驻站记者以来,我穿梭在各大新闻现场,用笔、镜头记录现场,通过撰写文字、拍照片、写微信推文、拍摄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捕捉感动、传递力量。

  去年3月,在胡萝卜采收高峰期,我来到翔安区新店街道下许社区,采访了一群来自四川的神秘“打工人”。趁着他们中间休息喝水、吃馒头的时候,我找到机会上前采访。

  由于他们大部分都是四川彝族人,彼此交流都用家乡话,我在交流上遇到了较大困难。于是我求助聘请他们的工头,这个临时“翻译”虽也听不懂彝族话,但在他的帮助下,采访顺利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采写文字内容,我现场还拍了照片和视频,成为当天报纸的封面图;视频则在后台编辑记者的协助下,推送了短视频作品。

  运营区街微信政务号;首次担当主播,参与直播活动;提高图片拍摄水平,真实记录每一个新闻现场……在采访一线,有很多“普通人”的故事,但他们应该,也值得被记录。

  感谢这个职业,它让我见了很多人很多事,也记录下很多闪烁的微光时刻,未来我将继续追光!(陈晓青)

  脚下的尘土 化作笔尖芬芳

   

  林爱玲 

  全媒体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对于记者而言,变的是广度,不变的是良知;变的是传播媒介,不变的是初心使命。作为全媒体时代下的融媒体记者,我感谢技术迭代带来的改变,这让我能够更近距离地走到群众身边,也让我更加相信,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只有真正扎下去,用心倾听群众心声,才能真正与时代同行。

  自2017年起,我开始负责4个思明区政务公众号的采写和运营。我深入到社区网格中,在走街串巷、家长里短中挖掘真正属于群众的故事。用一篇篇推送,记录平凡百姓故事,传递老街新巷的人间真情。写得越多,我越是真切地感受到群众才是真心英雄。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叫陈桂兰的阿姨。她楼下住着一对高龄老人。陈桂兰是个热心人,她担心老人在家出意外,就习惯性地上下楼时在老陈家门口听听动静,这一听就是十几年。好几次发现了意外情况,及时救助了老人。

  还有入围“福建好人”的李福来,他收养照顾曾经流落街头的智力障碍残疾人阿憨长达13年;白城社区的厦大退休教师陈大冰老人一生未婚,留下百万遗产捐献给母校;福满家园封控区里新添小宝宝,社区委托大白依照闽南风俗送上红鸡蛋……这些发生在社区里的普通人故事,看似平凡,却散发着人性光辉。我用笔尖将他们一一记录下来,在传递暖心正能量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积蓄了前进的力量。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我的背囊也不是一天装满的。在融媒体记者这条道路上,我们拥抱变化,也选择坚守,选择理想。让脚下的泥土,化作笔尖的芬芳,瞭望时代、记录时代。(林爱玲)

  不断学习 方能无限进步

   

  白斌斌 

  媒体转型的当下,记者的工作由单向表达转为了互动传播,由传统静止的图文变作动态的视频。大学毕业就进入报社的我,恰好经历了媒体转型“最剧烈”的10年。

  刚入职时,我是岛外同安事业部的一名驻站记者。驻站的那些年,时政、社会、经济、农业、体育等各类新闻都会涉及。那时候,对一名记者的要求就是,写好新闻,当然能拍到好的新闻图片是加分项。后来,因为岗位调整,我回到报社本部,成为了一名突发新闻记者。

  那时候,因为微博的逐渐兴起,新闻除了在报纸上和网站上刊发,还有了新的传播渠道。我们也开始学习用新媒体的角度采写新闻。

  2016年底,我接到了一个任务,参与报社的第一场视频直播。怎么拍、用什么拍、用什么收音、怎么保证信号流畅?这在网上并没有太多的参考,我只能咨询平台的技术老师、跟外地同行请教解决方案,慢慢地,各类问题逐个被破解,我也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成就感。

  后来,每接到一个新的任务、新的设备,我都会在网上找教程,反复琢磨研究、学懂弄通,直到最后完全掌握上手。如今除了写稿拍照,参与视频创意、策划、拍摄、制作,各类直播也不在话下,我也成为同事眼中的“技术咖”。

  如今,我所在的海西晨报像素工作室,是报社集视频拍摄、制作、摄影、视频直播和图片直播为一体的媒体转型“试验田”。在这块“试验田”里,有更多的新领域等待我和小伙伴一起去探索。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唯有不断学习,方能无限进步,并更好地记录这个时代。(白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