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融媒路上“合成旅”

来源: 海西晨报 发布时间: 2023-11-10

  编前语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新闻人践行“四力”永远在路上。如今,“豆腐块”被越来越多的短视频等新媒体产品所替代,文字记者兼任出镜主播,同时做起了活动策划……全媒体矩阵已然成为媒体转型的常态。当浪潮把新闻推向一个新的时代,以笔为剑的新闻人迅速转型。今天是记者节,让我们聚焦新闻记者,看一看他们在融媒体路上新的奔跑姿势。(晨报记者 谢祯)

  厦门日报社

  颜值焕新、栏目上新、视频优化、资讯升级

  潮前智媒客户端4.0版升级亮相

  重大新闻权威发布,突发事件及时推送,关注社会民生热点,见证时代变革……新闻客户端的出现,在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无纸化转型、数字化再造的道路上,实现了媒体移动转型、移动化生存的梦想。

  作为厦门主流媒体,厦门日报社潮前智媒客户端4.0版近日升级亮相。

  颜值焕新  更好看!

  打开4.0版本的潮前智媒客户端,界面视觉全新优化,整体颜值拉满!瀑布流呈现、个性化展示……技术赋能带来阅读体验感的直线上升!全新优化升级的“读报”功能,更是让读者在屏端就能尽情阅览厦门日报社旗下各类报刊,感受指尖上更鲜活、更贴心的新闻资讯。

  栏目上新  更有料!

  除了时事热点、厦门资讯等基础板块,潮前智媒4.0版还升级推出多角度呈现动态新闻的《视点》栏目、带读者沉浸式感受时下新潮趣事的《记者体验》栏目、为市民读者排忧解难的《记者追击》栏目、聚焦热点人物的《人物·对话》《人物·讲述》栏目……让读者在悦读中刷出精彩,畅享更多“新闻盛宴”。

  视频优化  更沉浸!

  超丰盛的视频大餐,已在线呈送到读者眼前!升级后的潮前智媒,视频栏目《看见》《记者帮》等上新+优化,既关注宏大叙事,解读新政新知,又深入城市细节,挖掘温暖故事,弘扬正能量。粉丝们可透过有爱、有趣、有力、有用、有温度的动态画面,收获“好看看得见”的新闻。

  资讯升级  更多元!

  作为“政务+新闻+生活”智慧服务平台,潮前智媒4.0版充分发挥厦门日报社主流舆论阵地的公信权威力,发布时效及报道内容全面升级,最新最热最权威的各类新闻资讯将第一时间直抵用户掌心。同时,内容生产方式全面革新,拍客和网友化身“记者”“小编”,带来独特视角和最新信息。

  (晨报记者 谢祯 整理)

  海西晨报社

  厦门网

  像素工作室努力用更好的影像记录这个时代

  冲锋前线的“重型合成旅”

  像素工作室是海西晨报社的一支“重型合成旅”。这个工作室,有冲锋在突发新闻现场的记者、有获得过国家级大奖的纪录片摄像师、有参与过多部网络电影拍摄制作的编导、有经验丰富的平面设计、有从业超20年的资深摄影记者……

  作为海西晨报社、厦门网“深融工程”项目,像素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10月,由海西晨报社与厦门网共同合作成立。像素工作室从保障和服务好海西晨报社各个大型活动视频制作开始,逐步接手制作多个市级、区级单位的视频项目。截至目前,像素工作室参与拍摄、制作的视频作品,有多个作品刊发在央级媒体;有的参与全省比赛,并成厦门唯一获奖作品,也有视频作品同时荣获数个奖项。

  在图片直播、视频直播方面,像素工作室也不断尝试、探索新技术,不断提升直播质量,不少直播取得不错的传播效果。目前,像素工作室还承担拍摄、制作、运营视频号的任务,从探索固定的版式、样式,建立、健全值班机制、发稿机制,视频号运营逐渐步入正轨。

  作为海西晨报社集视频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特效、视频号运营、摄影、视频直播和图片直播为一体的媒体转型“试验田”,像素工作室将不断学习,无限进步,努力用更好的影像记录这个时代。(晨报记者 白斌斌)

  厦门广电

  全媒体矩阵贴近民生,新媒体交互技术不断升级

  全新升级  打造原创精品品牌

  “厦门广电”全媒体矩阵包括“看厦门”App及厦门广电微信、微博、抖音、快手账号等20多个平台,用户总量近千万。年发布短视频超4000条,连续两年短视频流量全网破20亿。其中“看厦门”App是集团自主开发运营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综合性移动客户端,2022年获选“国家广电总局媒体融合平台品牌”。

  打造精品贴近民生

  厦门广电集团新闻中心新媒体团队一级制片人王继成表示:“经过几年的融合发展,目前,厦门广电已形成电视端与移动端深度融合、硬软实力双向奔赴的全媒体报道体系。”

  在“金鸡百花电影节”“海峡论坛”“一带一路这十年”“直击台风杜苏芮”等重大、重要报道中,厦门广电一系列融合报道优质作品脱颖而出。其中,防抗台风“杜苏芮”全媒体报道实现全网13亿曝光量,并获评全省2023年广电媒体融合创新案例;金鸡百花电影节全媒体报道自2019年起,全网曝光量突破40亿次;厦门广播电视集团“一带一路”全媒体采访行全媒体报道发布相关新闻、短视频、微博、推文等逾百条,全网关注度超千万。

  而围绕鼓浪屿申遗五周年等系列活动、厦门城市形象、厦门重大主题活动宣传,厦门广电积极策划原创作品进行全媒体传播,涌现了一大批作品精品短视频。其中《百年厦大 向总书记报告》获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全面提升国内国际传播效能。

  此外,“看厦门”App开设的交互功能版块,融合了“随手拍”“报料”“活动”等互动功能,链接“查公交”“乘车码”等多个小程序,推出常态化交通路况慢直播,增强了民生类的服务功能。

  探索全新内容生产路径

  技术是发展创新的有力支撑。王继成表示,近年来,厦门广电积极探索实践新媒体交互技术,做出了许多创新尝试。2020年,与中国电信联合推出5G+4k金边日环食慢直播,直播和短视频全网播放双双突破百万。2022年推出“九八元宇宙AR夜景秀”和“金鸡AR元宇宙地铁专列”线上体验入口,受到了广大市民网友的点赞参与。

  《小雨说天气》是厦门广电集团新媒体平台推出的一档虚拟主播播报天气的短视频栏目,有效实现了用户交互体验的升级,目前已制作了包括天气、民俗等题材的短视频超30期,累计阅读量达500万。

  依托“看厦门”App社区功能以及一系列的新媒体征集活动,厦门广电探索出一条基于本土化拍客群体的内容生产路径,大大丰富厦门广电全媒体报道时、度、效,多条独家策划或报道登上央视栏目、平台,全网关注度突破百万。

  (晨报记者 胡婧)

  晨报记者 黄伊娜

  首届海峡两岸青年艺术节开幕式、厦门市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2023年厦门市重阳节老年人优秀节目展演……今年,在厦门举办的多场活动中,可见到晨报记者“化身”主持人与主播举着麦克风、微笑面对镜头的身影。

  从随身带一支笔一个采访本,到手握手机、相机、麦克风……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全媒体时代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采、能写,还要能拍摄、能剪辑、能出镜、能主持,修炼“十八般武艺”,记录更精彩的画面,讲述更动人的故事。

  就在不久前的厦门日报社第22届读者节上,由海西晨报社、厦门网携手打造的音素主播工作室正式授牌亮相。

  这是海西晨报社、厦门网开展的“深融工程”举措之一,立足于当前媒体融合趋势,借鉴MCN模式,通过“短视频+主播”的孵化方式,精心策划、多元报道,强化短视频生产与可视化传播,进一步探索媒体传播新业态、媒体融合新赛道,在重塑媒介格局中进一步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音素主播工作室招募了来自海西晨报社与厦门网的具有主持或出镜经验的多位主播:谢祯是晨报的资深主播,凭借风趣幽默接地气的个人风格受到观众欢迎,还受邀参加哈尔滨冰雪节,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主播同台接力报道;来自厦门网的黄昱霖是一名“六边形战士”,“文”能主播、主持,“武”能拍摄、剪辑;毕业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陈嘉汶虽然是年轻的“00后”,但已在多场市、区级活动中担任主持人,直播访谈、出镜拍摄、现场播报等均有涉猎……

  工作室的主播中,既有科班出身的新秀,也有“半路出家”但有着丰富出镜经验的资深记者;既有文字记者,也有摄像、视频编辑,他们用媒体人的专业素养、接地气又不失专业度的表达、精心策划的多元化产品,为读者带来真实、生动、好玩的新闻。

  创新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新闻人的使命与担当。媒体转型,内容为王,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