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永远是写作最好的墨汁

来源: 《福建新闻界》 发布时间: 2023-05-16

  汗水永远是写作最好的墨汁

  厦门日报社记者 刘艳

  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新时代的故事就在哪里。

  2023年春节前,厦门日报社开展“新春走基层”报道工作,作为骨干力量,我深入基层一线,记录热气腾腾的瞬间,用心用情挖掘“厦门故事”,用自己手中的笔,反映这个春天特区发展的新气象、新态势、新特点。

  一天步数上万 感受经济回暖复苏新态势

  “脚底板下出新闻”。深入基层走一线,是对新闻工作者一贯以来的要求。今年是我从业第20个年头,多年来,我始终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尽管腰椎手术后,左腿神经受损影响走路,但我依然保持勤走的工作状态,一天的步数时常上万。

  2023年兔年春节,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刻,我走进街头巷陌,深入工地项目,深刻地感受到——这个春天不一样。

  人勤春来早。大门处悬挂着红彤彤的灯笼,张贴着喜庆对联,施工围档上“福免呈祥、福满乾坤”的海报惹人注目,浓浓年味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集美新城厦门二中集美校区建设正酣,60多名工人坚守岗位、奋战一线,抢开局、保生产。项目负责人说,我们要抢抓开春施工黄金期,以实际行动奋战‘开门稳’‘开门红’。春节期间厦门有112个省、市重点项目不停工,日均施工人数达1.1万人。

  春节消费是观察全年经济走势的一扇重要窗口,菜蓝子则是重要一环,市场供应如何?百姓采购如何?春节期间,我先后走访大润发体育路店、夏商民兴超市等商场。在大润发体育路店的政府指定农副产品平价销售区,不少“阳康”后的市民前来挑选蔬菜和肉类,大白菜0.94元/斤、白萝卜1.04元/斤、胡萝卜1.97元/斤……“真没想到,过年前还能有这么便宜的价格!”一位市民高兴地告诉我。商场里,一个个跃动的人影,彰显着消费的活力与潜力。

  街头巷尾升腾烟火气,工厂企业重现抢单潮,重大项目假日不停工……“回暖”“复苏”,每到一处采访,我都能深刻感受到鹭岛大地奋跃而上的新气象。我将自己的所见所得写成文章传播出去,传递出厦门拼经济的火热干劲与坚定信心,同时给大家带来新年前行的力量。

  不顾山路陡峭晕车 走进大山深处捕捉动人细节

  上网搜索、电话沟通、视频联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记者获取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多,与被采访对象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多,不到现场就能获取的新闻信息也越来越多,但手机联系终究比不上面对面的交流,汗水永远是写作最好的墨汁。俯下身、沉下心,用“脚”跑出来的新闻,见他人所未见、得他人之未得,更具力度、深度和温度。

  新春佳节,正当万家团圆欢喜过年的时候,有一群人,依旧坚守在岗位上,默默奉献、保障经济社会正常运转。

  除夕那天,我来到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半兰山变电集控站,采访电力工人如何保障春节用电。34岁的郑彬,是电力队伍战线上的“铿锵女将”,面对面沟通,她向我说起了心里话。“80天的全封闭管理。女儿两岁多,只能交给保姆”“为了工作、家庭两不误,在集控站附近租了一个房子,走路几分钟就能到”……这些真实的情感表达,融入稿件,让报道更生动、更具象。在现场,我同时发现,年夜饭,他就在电脑面前一起吃,一边吃饭一边盯着电网信号。后排办公桌上,放着几杯浓缩咖啡,熬夜值班就靠它……这些细节如果不到现场,是不可能发现的。可以说,这些细节发掘、放大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感染、激励了更多人。

  正月初六那天,我走进国网新源厦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现场。从岛内出发,进入同安汀溪镇,沿着军山山路盘旋而上, 在一个个急转弯后, 我终于到达现场。山路颠簸,一下车我就找卫生间,一通呕吐后直奔项目现场。在现场,我深刻感受到项目建设的速度和激情。地下厂房是人工挖掘而成的巨型洞穴,纵横交错、别有洞天,如同一座超级地下“城堡”;关键设备——定子是一个巨型圆柱体,已安装的276根线棒和铁芯整齐排列,焕发令人震撼的机械之美,如同一个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这些生动的场景震撼着我,也让稿件的采写情感饱满、画面丰富,给读者一种带入感。

  跟滴滴司机聊天捕捉“活鱼” 发现厦门低碳出行新潮流

  走基层,不仅要真走、勤走,还要善走。要做一个有心人,处处留心生活,保持高度的好奇心,这样才能捕捉更多的“活鱼”。

  “这个春节,我开着电动汽车回河南过年了。”在滴滴车上,司机方磊高兴地告诉我。

  “跟以前不一样吗?”出于记者敏感,我问他。

  “当然不一样,以前都是坐动车,或者坐飞机,今年是开电动汽车。以前开电动汽车不敢出厦门,现在省内省外都敢跑了。”方磊这样答。

  这个回答让我顿时兴奋起来——这是一个不错的新闻素材。于是,我向他详细地了解这趟尝鲜之旅。

  为了验证方磊的说法,当天,我又来到高速公路上的充电站,找到充电站的负责人,果然,今年春节期间,充电站充电量创新高,平常最多一天2、3部车充电,春节期间最高达135车次/日。随后,我又联系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了解到全市的总体情况。一篇反映新春新气象的低碳出行新潮流稿件很快出炉。这篇“闲聊”中发现的报道见报后,被报社评为好稿,同时推荐参评优秀作品。

  每一张面孔、每一个画面,都是大时代的缩影与映射。在走基层中,敏锐捕捉市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发现“不起眼的小线索”,经过深入思考和独特发现,进而“织”出大文章,唱响时代强音。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作为时代的记录者、见证者、见证者,我们要脚踩泥土、心系大地,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讲好春天的故事,并将这种“走”的态度、态势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