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辛:在这次“链通全球”全媒体采访行中,我们所在的六人采访小组跨越了7000多公里、两个大洲,寻访了南北半球的三个国家: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
陈伟宏:十天时间、九趟飞机,从北回归线到赤道,再从赤道到南回归线,可以说,我们的“特种兵”旅程跨越了“万水千山”。
夏辛:没错,万水千山,长路漫漫,收获满满。
陈伟宏:这次采访的主题是“链通全球”,什么是链?链什么?怎么链?一开始接到任务,我们以为我们要寻找的,就是单纯的产业链、供应链。
夏辛:直到行程结束,我们发现,人与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其实也有一道看不见的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相连的背后,是心与心的相连。
陈伟宏:接下来,我们用几个关键词来讲述这趟难忘的跨国采访经历。
【笑对变化】
夏辛:第一个关键词,是“笑对变化”。今年,我们团队的六名小伙伴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参加集团的大型出境采访,第一次出海探寻福建产业链、供应链“链”通全球的印记。正因为有这么多的“第一次”,在此行正式出发前,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探索、一边学习,一边适应变化。从6月份开始联系采访,到9月份正式出行,我们经历了采访线索、采访企业、采访对象的无数次变化。
陈伟宏:在泰国,我们原计划拍摄老中青三代经商华侨的“侨三代”故事,却在临行前得知,由于泉州9月召开侨联大会,原定的老一辈和“中生代”主要采访对象都必须回国参加这个会议,和我们在泰国的两天采访时间“无缝撞车”。
夏辛:突如其来的意外,虽然打乱了我们原本的报道想法,但也让我们学会“拥抱变化”,而且变化也会带来新的惊喜、新的故事。
陈伟宏:在泰国廉差邦港从事国际贸易清关工作的孙佳莹、陈忠和夫妇是我们的故事主角。孙佳莹祖籍厦门,在泰国出生长大,因为从小不会说中文,被父母送回了厦门上学,她了解到了陈嘉庚先生的事迹,她希望像陈嘉庚一样,“爱亲人、爱家乡、更爱祖国”,回到泰国后,她和陈忠和还一起加入了陈嘉庚后人创办的泰国南安商会。
陈忠和呢,虽然在中国留过学,但直言“中文太博大精深了”,直到上完大学也没学会。他也没想到,后来竟然是在与中国商人、中国学生的接触中,逐渐学会了中文。
夏辛:孙佳莹告诉我们,语言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我想当她决定将孩子送到中国读书时,这就是嘉庚精神、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之间一代代的传承,最好的写照。
【“看见”供应链】
陈伟宏:在泰国停留不到两天,第二天晚上,我们就连夜飞往雅加达。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的日益深化,福建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积极开设海外工厂、寻找供应链合作伙伴。
夏辛:厦门企业宏发股份是全球继电器行业的龙头企业,五年前他们来到印尼开设了第一家海外工厂,当我们问起这里和国内开工厂最明显的差异,负责人傅贺鸣说了一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他说,“这里可以不建宿舍,不建食堂,但万万不能没有祷告室”。在宏发印尼工厂,一天要为工人们安排3个雷打不动的祷告时段。
陈伟宏:我们在拍摄时,就时不时遇到穆斯林员工们集体去祷告的场景。我也好奇,夏辛,在这种情况下,工厂的生产效率如何保证呢?
夏辛:这你可问到点子上了。傅总说,在宏发到来之前,当地只有一家日本企业生产继电器,生产效率低,完全无法满足下游电表厂商的供货需求。宏发落地印尼后,招聘的本地工人技术也不成熟,他们从厦门请来生产专家,手把手教学;关键环节缺自动化设备,就从国内引进智能机台提升效率。
陈伟宏:在尊重当地文化的基础上,将“中国速度”带到印尼,这家厦门企业从日本厂商手里抢下了印尼电表市场9成以上市场份额,还补齐了当地供应链的上游短板。
夏辛:这家企业从“背水一战”到“弯道超车”的印尼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爱拼敢赢的闽商精神,也看见了福建企业出海为全球供应链注入的韧性与活力,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的生动实践。我们衷心地希望所有福建企业的出海之路越走越顺。
【缘,妙不可言】
陈伟宏:从赤道离开,将目光转到南半球,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阳光海岸,是厦门的国际友好城市。今年恰逢两城结好25周年。跨越25年的悠长情谊,该从哪里说起呢?
夏辛:采访筹备过程中,翻阅历史新闻,我们发现了一位频频在厦门和阳光海岸交流中出现的重要人物——前阳光海岸市议员珍妮·麦凯,她从2002年便开始参与和推动阳光海岸与厦门的友城交流。通过市外办,我们得知珍妮会带队参加今年的“九八”投洽会,在五缘湾湿地公园,我们与珍妮见了面,她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新闻线索。
陈伟宏:我们和珍妮约定了九月中旬阳光海岸再见。没想到,神奇的是,三天后,我们在厦门机场再次见到了即将回国的珍妮——大家竟然将搭乘同一趟航班前往广州转机!因为天气原因,这趟航班延误了四五个小时,机缘巧合之下,我们得以在机场和珍妮进行了更深入的交谈。
夏辛: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是妙不可言。在厦门机场,我们和珍妮一起吃了一言难尽的延误餐,当时珍妮笑着说:“第一次见面时我们是朋友,但现在我们是好朋友了!”
陈伟宏:此行赴澳大利亚前,我们还收到了湖里区禾盛社区三位居民的小“请求”——多年前,她们作为社区艺术团的成员曾经和阳光海岸社区互访交流,还互住对方家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多年未见,她们准备了小礼物和信件,托我们带到阳光海岸。
夏辛:当了一回“信使”,感觉还真不赖!在阳光海岸珍妮的家中,我们还安排了一场大家和禾盛社区居民的视频通话,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居民Jennie的眼泪几乎是瞬间涌上了眼眶——跨越南北半球的悠长情谊,在那一刻化作屏幕两端的笑容和泪水,深深触动了我们。
陈伟宏:正如禾盛社区居民在信中所述,“友谊就像流动的河,跨越时光与距离”,阳光海岸和厦门两城的闪光友谊,也不曾因时间、距离而褪色,这本身就是一段足够美好的故事。幸运在于,我们的镜头有机会跨越万水千山、漂洋过海,记录下了这珍贵的一切。
夏辛:出发之前,我们对泰国、印尼、澳大利亚,都只停留在众多旅游攻略上的浅浅印象。这一路走来,我们见到了泰国壮阔的深水良港,置身印尼广袤的赤道丛林,也眺望过悉尼海港大桥的日落,但最终留在心中的,还是这一路经历、一路见证的人与事,构成了关于这三个国度最美的风景。
陈伟宏:短短十天的采访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和这些人、这些事的链接,并没有画上句点。傅贺鸣邀请我们过两年再到印尼探访,届时,他们正在建造的新生产基地就将竣工投产;在澳洲,阳光海岸所在的布里斯班即将举办2032年第35届奥运会,阳光海岸市议员乔纳托利先生也邀请我们再去报道。
夏辛:在路上,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宽广,用镜头捕捉时代的变迁,我们始终期待着,未来再次与小伙伴踏上征程,跨越万水千山,共绘福建厦门链通全球的新篇章。
(厦门广电集团“链通全球”大型主题采访分享会内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