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四个着力点

来源: 重庆日报 发布时间: 2024-04-1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命题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中国波澜壮阔的实践发展,同时又立足世界变化大局和人类发展方向,不仅揭示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文化使命,更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立足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创造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牢牢把握四个着力点。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保证。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实践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更是解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文明之问,确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的领导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成败关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一是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充分彰显党的根本宗旨和性质、指导思想、初心使命、政策主张,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过程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坚强制度保证;三是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丰富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举措和科学路径,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深化“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中国具体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显著表征和重要内核,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立足点、出发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继续深化拓展“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在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与互补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二者之间的相融相通,促进二者之间的“相互成就”。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深入挖掘和阐发其时代价值,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不断推动人类文明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定向。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既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取向,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定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向全世界发出深入推动文明交流对话,在包容互鉴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真挚呼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入领会、全面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紧紧沿着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发展方向展开。一是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二是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各国历史、文化、国情不同,但都有追求和探索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平等权利。要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以宽广胸怀尊重不同文明对全人类共同价值内涵的认识。三是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要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四是倡导加强各国人文交流合作。只有开展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才能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隔阂,才能避免落入文明冲突的陷阱,才能促进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美美与共。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指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指向,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互为支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文明追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一方面,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赋予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革故鼎新的创新品格、牢固深厚的历史根基、兼容并包的文化内涵、和平发展的价值取向,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丰厚坚实的文化基础,提供了守正创新的不竭动力,凝聚了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也推动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涵盖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意义深远的文明创新开拓之路,孕育并丰富充实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赋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历史性意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积极投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
  (作者单位分别为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工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