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锋:铁路修到哪里就要走到哪里|新闻追梦人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发布时间: 2022-12-12

  编者按: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中国梦,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十年来,新闻人牢记嘱托、怀揣梦想,以人民为中心,以奋斗为姿态,扎根基层,践行“四力”,不断书写新闻事业崭新篇章,汇聚奋斗前行精神力量。

  近日,中国记协网编辑部特别推出“新闻追梦人”专题策划,分享新闻工作者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追梦故事。首批推出“‘长韬’获奖者的追梦故事”系列报道,邀请长江韬奋奖获奖者讲述自己的初心和梦想、使命和担当。让我们一起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新征程上,同心筑梦,并肩追梦!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籍籍无名的小兵,到50多岁的老记;从“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新闻扶贫,到“生命禁区”里青藏铁路首任驻站记者;从采访穿行在大凉山的“慢火车”,到报道闪耀世界的中国高铁;从无数个风雨兼程、熬夜守更的日子,到三获中国新闻奖,再到登上长江韬奋奖的领奖台,一路走来,我始终以梦为马,心守一线,不负使命,勇毅前行。

  在我35年的职业生涯中,28年在《人民铁道》。这是一家迎着新中国曙光诞生的、我国最早的全国性产业报纸,创刊于1949年5月1日,毛泽东同志题写报名。悠久的历史、红色的基因、前辈的壮举,一直激励我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深入一线,为人民放歌。  

  不畏艰险,挑战“生命禁区”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神秘、神奇、令人神往。但那里也被视作“生命禁区”,高寒、缺氧、强紫外线、一天四季。当地民谣唱道:“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过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上了风火山,进入鬼门关。”如此艰苦的环境、恶劣的条件,又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而青藏铁路就要跨越昆仑山、风火山和唐古拉山,全线近千公里在海拔4000米以上,可以说是在“鬼门关”里修铁路。

  2001年6月底,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开工。听说报社要派记者去驻站采访,我毫不犹豫,第一个报了名,并有幸成为第一任驻站记者。

  那三个多月,我在青藏高原上穿梭,每次去工地采访,来回少则一二百公里,多则七八百公里。为减轻高原反应,我可以少吃一顿饭,但抗缺氧的药一粒都不敢少,经常边吸氧,边写稿。

  

  2004年8月,毕锋(左一)在羊八井隧道口采访铁路建设者。

  高原上本来就缺氧,海拔四五千米的昆仑山、风火山隧道里氧气更加稀少。看到建设者们背着几公斤重的氧气瓶、吸着氧干活儿的情景,我的心中充满敬佩。他们真是挑战极限啊!那一刻,我更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正所谓“到了青藏线,就是作奉献。来的是勇士,坚持的是强者”。

  之后10多年,我一直追踪报道这条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先后15次登上雪域高原,9次跨越唐古拉,4次采访全线,圆满完成5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考察工地的重大报道任务。

  曾经有朋友问我:“你干嘛总去青藏?”我说这不仅是工作的需要、领导的安排,还有责任的驱动,更有建设者那种“海拔高精神更高”的吸引。“扯片白云擦把汗,摘颗繁星点盏灯”“无花无草无怨悔,有苦有乐有豪情”。这一副副气贯长虹的对联多么叫人流连忘返。

  

  2006年6月,毕锋(左)在建设中的那曲车站采访当地群众。

  那些日子,为采访雪水河工地夜战情况,晚上赶往一线,路上差点翻车。为搞清冻土施工情况,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施工现场,跳进坑道,钢筋差点扎进眼睛,幸亏有厚厚的眼镜片挡住。虽然饱尝艰辛,屡遭险情,但我要感谢青藏高原,感谢中国铁路,让我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到了增强,推出了许多鲜活的报道。其中一篇消息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我深切体会到,新闻的源泉在基层,新闻的富矿在一线,新闻的活力在现场。记者只要走出去,沉下去,扎进去,哪怕是“生命禁区”,照样能结出丰硕成果。

  

  2006年,毕锋采写的《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肩扛使命,勇闯地震灾区

  记者肩扛使命,要有激情、有勇气、有胆量,才能不顾个人安危,勇闯震区去探明事实真相。

  原定计划驻站两个月,后来单位提出延期,我二话没说,继续抗缺氧、抗高寒,结果还赶上了抗地震。

  2001年11月14日17点26分,昆仑山一带发生8.1级特大地震。“震中在什么地方?”“对青藏铁路有没有影响?”“工地上有没有人员伤亡?”……记者的职责告诉我,必须把这一突发事件弄清楚,尽快报道出去。但由于通信中断,很多工点联系不上,直到半夜12点多也只是了解到部分单位的大概信息。

  “必须到现场去收集第一手情况。”我决定第二天去沿线察看。同事们都劝我,“别上山了,太危险。”“一定要去。”看到我这么坚持,总指挥部的领导终于同意了,并提出陪我上去。

  地震是无情的,大家都担心还会有大的余震。听说把瓶子倒立起来可以起到警报作用,回到宿舍后,我把衣领净的瓶子、防晒霜的瓶子,甚至装药的瓶子,统统倒立在窗台上。外衣没敢脱,房门也不敢锁,一旦听到瓶子倒下,就可以快速冲下楼。虽然害怕,可在我心里有比“怕”更强烈的责任感。

  第二天一大早,迎着刺骨寒风,我们出发了。一路上,看到有的民房坍塌,有的设备受损,但不见一个人影。过了昆仑山隧道工地,到达青藏公路2894公里处,横穿公路的三条大裂缝出现在眼前,其中两条有30多厘米宽,往下看,深不见底,两端向群山延伸,好像刀剑将昆仑山劈了一样。

  在距离大裂缝只有1000多米的一个项目部里,总算找到三个人。见到我们,他们大吃一惊:“人家都往下跑,你们怎么还上来了?”这里是重灾区,不仅驻地围墙倒了、汽车库倒了,职工住房也倒了好几栋,暖气管都震坏了。他们指着地上的裂缝说,当时跟打雷一样,人都被震得站不住,只能趴在地上,就在我们到达前半个小时还明显感到余震。

  不远处,两米多高的“昆仑山口”石碑也被震断了,碑上只剩下“山口”两字。

  那天看完现场,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情况,半夜才回到格尔木,我不顾劳累,连夜赶写稿子,精选照片,发往报社。

  记者就该有记者的责任和担当。地震发生后,我最早到达现场,最早发回现场报道。一些媒体同行纷纷打来电话向我了解情况,央视新闻还采用了我发回的报道。

  情怀依旧,不断追梦奔跑

  对于铁路记者来说,哪里有铁路,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铁路修到哪里,我们就要走到哪里。好记者“永远在路上”。

  我走遍了中国铁路的东、南、西、北四极。最冷的三九天上漠河,亲历我国铁路最北端的现场作业;最热的三伏天下三亚,体验最南端粤海铁路渡轮50多摄氏度高温下的机舱工作;风沙最大时赴最远的西极喀什,感受一线职工坚守大漠戈壁的品格;春水泱泱时到华夏东极抚远,探访铁路人迎接第一缕阳光的梦想。

  

  2012年元旦,毕锋(中)在漠河采访铁路职工。

  历时一年多,行程5万里,采访了数十个铁路基层单位的数百名一线职工,推出了汇聚记者编辑精心采写拍摄的百余件图文作品。这些沾泥土、接地气、有温度的作品,把一线最美的风景、最感人的故事呈现给广大读者。最北“看山工”老计的报道还被选入当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至今我记忆犹新,在大兴安岭深处零下40多摄氏度的山坡上,记者的相机冻得罢工了,水笔冻得写不出字来,口罩上眉毛上都凝着白霜。老计却在满怀深情地朗诵自己写的诗。

  老计们那种铁路情怀和职业情操,让记者深受鼓舞。采访他们,更多的是被他们感染着、鼓舞着。

  

  人民铁道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之亲历铁路东南西北四极版面集萃。

  前几年,我挤出时间,坐上高铁,去采访高铁旅客和高铁职工,推出了20多万字的纪实文学专著《追风逐梦——中国人的高铁故事》,真情讲述30多位中国普通老百姓的高铁故事,让高铁之魅、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跃然纸上。

  一线是新闻的富矿,更是锤炼“四力”的课堂。在新时代的追梦赛道上,我们更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持到一线去,到基层去,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铁路篇。(作者系《人民铁道》报社副社长兼总编辑毕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