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们将镜头反转对准自己

来源: 厦门网-厦门日报 发布时间: 2021-11-08

  他们是“编辑夫妻”,一个上夜班一个上白班,多数时候只能在午饭和晚饭时见面,在他们的合力打造下,家里也浸染了“新闻”气息,布置得像“编辑部的故事”茶话会;他们是新媒体新人,一个入职一年一个工作三年,都在今年抗疫的关键时刻展现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或在同安一人包揽采访拍摄剪辑写稿,或全副武装深入探访方舱实验室。

  在11月8日第22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本期家访走进本报四名新闻人的家中,说说他们工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和心里话。

  一个白班一个夜班

  夫妻俩虽是同事  通常只在午饭和晚饭时相聚

  

  本报记者刘少敏(左一)采访庄永(左四)一家。

  关键词

  严谨

  ●出镜人物

  庄永,36岁,厦门日报新闻编辑中心编辑;妻子丁赟,34岁,厦门日报新媒体中心新闻编辑;女儿庄心晏,7岁,小学生。

  ●地址  湖里区金尚路

  ●心愿 全家人在当前的轨道上顺利向前,自己制定的工作、学习计划都能保质保量完成。

  文/本报记者  刘少敏  图/本报记者  张江毅

  “来来来,泡茶。”周一傍晚,一走进庄永家客厅,面对着的便是一面书墙,书墙对面是书案式的长桌,桌上杯盏内已经斟好香茗。端一碗茶盅,配上几颗蜜饯果脯,听着书卷气十足的庄永讲起做版趣事,一时间仿佛误入“编辑部的故事”茶话会。

  庄永是山东日照人,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便直接通过校招成为厦门日报编辑部的时事版编辑。“当时满心惶恐,生怕自己做不好。”庄永透露说,但他有一个“小本本”,每天下班回家虽然都已经是凌晨两三点,但他却总是坚持“复盘”,把当天遇到的困难、值得总结的经验写下来,时不时翻看。

  为何要凌晨两三点下班呢?原来,报纸要在清晨送到读者手中,编辑排版的工作就必须得在晚上进行。庄永笑着说,自己昼伏夜出地工作了十年,如今已经成了“夜猫子”,天一黑就特别精神。“什么夜猫子呀?”7岁的女儿庄心晏撅起小嘴,大眼睛瞪着庄永,向记者告状:“早上我跟妈妈起床上班上学,就爸爸一个人睡懒觉,晚上也是妈妈给我讲睡前故事。”

  面对女儿的不满,庄永只是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起身去厨房查看锅里熬的汤。傍晚6点半左右,妻子丁赟下班回到家,她在厦门日报新媒体中心工作,两人虽是同事,但是大多数只有午饭和晚饭的时间能见到面。或许是为了弥补与家人之间过于短暂的相处时间,庄永主动承包起家里的做饭工作,厨艺十分了得,隔着老远都能闻到香味。

  “你们也可以多采采我老婆,视频、音频、插图都能一手操办。”听见妻子进门,厨房里的庄永向记者夸奖起自己的妻子丁赟。“你这个闷葫芦,好不容易过个记者节夸夸自己,怎么还不好意思了?”丁赟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望着厨房里忙碌的丈夫露出幸福的笑容。

  丁赟告诉记者,去年庄永从时事版编辑转任二版编辑,随后成为头版编辑,整个人一下子就紧张起来。有时他独自坐着思考问题,突然一拍脑门,嘴里念叨着“昨晚那个版要是怎样怎样,就更好了”;有时他会半夜突然惊醒,摸黑拿起带回家的版面大样,到客厅仔细核对无误后,才又悄悄摸黑回房。

  “版面大样?就是我拿来画画的那些纸吗?” 7岁的庄心晏说着便从房间里找出一张报纸大样。正面报样上是庄永密密麻麻、圈圈点点的笔迹,背面白纸上是女儿庄心晏天真烂漫的绘画创作。

  “一大一小两个人的成长足迹,都在这些报样上了。”丁赟笑着告诉记者,非常巧合的是,女儿的生日是10月22日,与《厦门日报》的创刊日是同一天。

  转入新闻行业一周年

  他独自包揽采写拍剪  这位摄影记者不简单

  

  本报记者卢琛(右二)采访许秋珩(右四)一家。

  关键词

  成长

  ●出镜人物

  许秋珩,26岁,厦门日报新媒体中心摄影记者;父亲许延东,52岁,银行职员;母亲蒋丽梅,51岁,全职太太。

  ●地址  同安区洪塘镇

  ●心愿 希望以后能够继续成长,提升自己,冲在每个热点新闻的最前线。

  文/本报记者 卢  琛  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

  “今天刚好有空,可以回家跟爸妈吃个饭。”下班后,记者随许秋珩一同回到了他同安的家中,虽然早已过了饭点,母亲蒋丽梅依然为他准备了满满一桌小吃与水果。

  “他平时工作忙,一般都住在岛内,周末才回来一次,当然要多准备点东西了。”看着一桌美食,蒋丽梅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她还说,回同安参与抗疫报道期间,也是儿子回到厦门工作后在家时间最长的一段时间。“不过那时候他虽然在家,但都是早出晚归,就算回来得早也会加班剪视频到深夜。”蒋丽梅补充道。

  虽然祖籍在翔安,许秋珩从小就跟着父母亲来到同安生活,在他心里,这座小城就是他的家乡。“我现在都记得,当我看到同安区发布疫情防控通告时,我的心情很复杂。”许秋珩谈到,当时看到消息他的心里“咯噔”一下,开始为父母、为家乡担心起来。

  9月18日,他看到党员干部下沉到同安村居的报道。“当时看到这条消息,我就坐不住了,我想回到同安,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许秋珩说,当时他立刻向部门领导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他成功加入了厦门日报社赴同安区全媒体报道小分队,当天中午他回到宿舍简单收拾一番,下午便回到了同安。

  许延东回忆道,回到家后,夫妻俩并没有说太多,只是不断嘱咐他要注意自我防护。“担心是肯定会担心的,但这也是他的工作,我们也理解。”蒋丽梅笑着说,语气中却满是心疼。许秋珩说,那段时间母亲每天都会帮他准备好夜宵,虽然每天没能有太多的交谈,但一开始的时候,母亲每天晚上也会等他回家才睡。

  而许秋珩回同安参与抗疫报道的那段时间,正好也是他转行进入新闻行业满一周年的日子。许秋珩谈到,在回到同安参与抗疫报道之前,他只是一名单纯的摄影记者,平日的工作就是拍摄和剪辑视频,但前期联系、后期撰写等工作都有文字记者帮忙对接。回到同安后,由于人手与时间都有限,许秋珩只得自己去完成这些工作。自己联系采访者、确定采访时间、拍摄视频、剪辑、写稿……

  “那段时间里,我除了第一次独立完成文字稿件之外,还解锁了身为记者的许多技能,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成长了不少。”许秋珩说,“这也算是为我新闻生涯的‘一周岁’送上了一份意义不凡的礼物。”

  她有许多隐藏技能

  不仅探访揭秘方舱实验室  还带百万网友一同“追月”

  

  本报记者林路然(左)采访李一扬(中)及其姐姐。

  关键词

  成长

  ●出镜人物

  李一扬,24岁,厦门日报新媒体中心主播;姐姐李一弘,35岁,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高级投资经理。

  ●地址  思明区湖滨北路

  ●心愿 希望家人身体健康,“猫肥家润”,自己的台风能越来越稳健,受到读者观众的喜爱。

  文/本报记者 林路然  图/本报记者 张江毅

  “啾宝,快来!”听到李一扬的招呼,小猫啾宝一路小跑,欢快地扑入她的怀抱。走进李一扬的家,猫爬架、猫窝、猫咪通道等一应俱全,俨然是一座猫乐园,她养的几只小猫趴在阳台晒太阳,享受惬意的生活。“工作之余,和它们一起玩耍,我会很放松。”李一扬抱起小猫,宠溺地说。

  “我的专业是金融,成为主播是因为兴趣。”李一扬自我介绍时还有所保留,却一下被姐姐李一弘驳回:“其实她有很多隐藏技能。”紧接着姐姐开始连珠炮式报料。原来,李一扬在大学期间就爱好音视频制作,她悄悄攒钱买下一整套专业录音设备,从唱歌到录制,再到MV演出、剪辑,自己包揽全部工序,就连多个声部的配唱也是独立完成。“她还差点被选拔成为偶像团体的练习生。”听到姐姐报料个没完,李一扬羞涩起来,忙抱住姐姐,请她嘴下留情。

  李一扬还记得,一场在集美举办的半程马拉松活动是她第一次站在镜头前,“我都不敢再看回放,只记得声音一直在抖。”随着后来出镜次数越来越多,她在一场场活动中得到磨炼,镜头前的表现越发沉着冷静。今年,她在九八投洽会上与外宾愉快交谈,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副武装探访方舱实验室,无疑成为厦门日报新媒体各平台上最活跃的主播。

  今年5月27日,“超级血色月全食”直播长达两个多小时,吸引了超过100万网友在线观看,许多网友更在评论区热烈点赞互动。而只有李一扬和同事们最能体会成绩背后的“意外”。李一扬说,尽管直播流程排练了多次,但当晚人数骤增导致信号变弱,与天文爱好者的访谈不得不临时取消。李一扬和同事迅速转换直播地点,决定在木栈道上随机采访“追月”市民。“当时我一边串场,一边观察周围,找到了一群带着摄影设备专程从岛内赶来的阿姨,她们非常热情,很乐意分享拍摄故事,这让直播变得更有趣,也让评论区热闹起来。”李一扬说。

  “平时爸爸妈妈在泉州老家工作,每次妹妹有直播和节目,我们全家都不落下,认真收看,还要点赞转发收藏‘三连’。”李一弘笑着说,尤其是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妹妹第一时间探访方舱实验室,并多次播报厦门日报评论,更让家人见证了她的成长,为她骄傲。“亲戚朋友都在朋友圈刷屏,夸妹妹表现优秀,但也是在那时,爸爸妈妈才知道她进了方舱实验室。”听到姐姐说起家人的担忧,李一扬说,她没有提前告诉爸爸妈妈,就是怕他们担心。解释过后,他们都能理解,不断嘱咐她要注意防护。“记者就是要站在新闻现场最前线,我们会支持她这份热爱,既是她的忠实粉丝,更是她的坚强后盾。”李一弘握了握妹妹的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