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条成名”?来看看短视频人物报道秘笈!

来源: 中国记者 发布时间: 2024-04-29

  这是一个短视频的时代。抖音2023年平均日活近8亿,快手、B站及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都有不错的日活量。不管是坐拥千百万粉丝的网红,还是来自乡野田埂最基层的创作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条视频,经过平台推荐,动辄就可能收获上万计的点赞,“一条成名”的故事在不断上演。

  随着短视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用纪实短片做人物报道。2023抖音创作者大会公布,在过去一年里,5分钟以上视频日均播放量同比提升了80% 。这对媒体的短视频创作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表明有耐心看完纪实短片的受众基础变大了。用短片讲好故事,也成为媒体人急需掌握的重要技能。

  纪实类人物短视频报道相较于一般题材的新闻短视频,是在讲述能力和内容深度上的再加强。合适的人物,是打开新闻事件、理清社会现象的一个小切口;同时,定位在人物的故事,也能拉近读者心理距离,更能引发共鸣。与传统的纪录片相比,纪实类短视频更为注重在有限的时长内传递最有价值的信息,短小精炼的特性便于其在社交媒体中传播,同时也符合读者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另外,它也兼备传统纪录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因此,短视频纪实人物报道对于传统媒体摄影记者来说,是社交媒体时代保留专业新闻影像质感,兼顾平台流量和内容深度,积极参与媒体融合的最佳切口。

  一、从呈现出发,寻找合适的选题

  并非所有典型人物故事都适合用短视频纪实人物报道,比如有的故事过于静态,有的高光时刻已是“过去式”,有的报道宣传意味太浓。所以,在选题阶段,我们应该多考虑视频影像展开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尽力避免单向的宣传套话和刻意引导痕迹。纪实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感,我们力求报道记录人物日常工作生活,呈现人物真实心理状态,还原人性的内心诉求,让观众能最直观感受立体、完整的人物形象。相应的,这就要求记者和采访对象必须要有深度接触和采访的时间,让报道不浮于表面功夫,更加“沉浸”到人物的真实生活中去。

  (一)热点人物不放过

  热点人物往往自带流量,所以在选择拍摄对象时,热点人物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之前拍摄的人物短片《跳曳步舞的农民夫妻》的主人公小英夫妻,在被拍摄前在抖音已经拥有近100万的粉丝,属于网络小红人。笔者在刷抖音时发现了他们,并很快就把他们确定为报道的选题。在拍摄后立刻剪辑发布,果不其然传播效果很好,引发了更多的媒体争相报道。

  (二)稀缺职业人物不错过

  笔者采播过的《悬崖上的割蜜夫妻》《“95后”入殓师》《“95后”空姐转行做陪诊师》等作品,主人公所从事的职业都比较特殊,大家光听到他们的职业,就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同时,视频能直观呈现他们职业的特殊场景,让受众更有代入感,也更有利于社交媒体传播。如《悬崖上的割蜜夫妻》中,夫妻两人每天行走在悬崖上采蜜的场景受众很愿意看,两人在采蜜过程中体现出的默契和甜蜜也让人产生共鸣。“95后”陪诊师到底是如何工作的?是不是“黄牛”?站在读者的视角,带着好奇心,通过纪实的拍摄手法呈现这些场景,会让观众一目了然,真实感很强。

  (三)话题人物不漏过

  衡量好片子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传播效果,往往带有话题性的人物短视频能更好传播。所以,选择一些具有话题性的人物,配合相应的特殊时间点,会有不错的传播效果。笔者拍摄的《初为人父,你的心情如何》,聚焦医院里陪产的新爸爸,通过群像的方式展示他们初为人父时的心情,并选择在父亲节发布,正好契合主题,全网有近2000万的传播。

  (四)正能量人物自然做

  励志的故事,正能量的人物最容易打动人,最容易和受众产生共鸣。如我们拍摄的《杭州70岁大伯每天来图书馆自学俄语》《从小伙变大叔 他还在杭州这个路口》等选题,我们根据线索直接在受访人惯例出现的时间地点,不做提前联系“突袭”拍摄。在采访前,先用路人视角客观记录下这些人物的真实工作场景,最后让他们以自述的方式讲述。少了传统电视新闻上提前准备过的通顺流畅,多了几分人物本身自有的气质,这类把“干扰度”降至最小的纪实短片,往往也能收获网民点赞,相关稿件还登上了微博热搜。

  二、走近人物,走心捕捉心理逻辑

  对于一部人物短片来说,拍摄本身至关重要,尤其是拍摄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片子的基调,这也是专业媒体记者与网络拍友十余秒的短视频,最终在新闻影像质感上拉开差距的一环。不同于短视频平台上大量的贴片式短视频,人物纪实短视频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现场感和真实性,在拍摄中运用一些技巧就能很好地体现这两点。

  (一)手持拍摄,保证纪实画面的真实感

  手持拍摄不仅方便,轻微的晃动还能让片子呈现更为真实的现场感。特别是手持拍摄画面特有的镜头轻微摇移,有利于观众在潜意识里不断构建画面所处场景,让采访镜头更加充满环境的细节及所处的氛围。反之,一旦架起三脚架,布置好面光轮廓、别上麦克风进行采访,往往打破了受访人的放松状态,进入一种“不说人话”的别扭境遇,从而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观感。

  另外,对于突发或者偶遇的选题,单兵作战的情况下手持拍摄有很多优势。手持拍摄可以根据现场的需要随机应变,可以及时转换机位,方便紧跟拍摄对象。尤其是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场合,比如在拍摄《悬崖上的割蜜夫妻》时,我跟着采访对象一起行走在大山上,只能选择手持相机进行拍摄,这样拍出来的镜头虽然有点晃动,但会有很强的现场感和代入感,观众看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真诚沟通,理解人物内在逻辑

  在做人物采访时,记者要注意自己与受访人的沟通状态。如今,大多数受众都具有一定的视频阅读能力,流于表面的报道往往使人缺乏感同身受,造成“假大空”“高大全”的失真观感,从而降低报道的真实感和社会影响力。因此,在采访拍摄中,十分忌讳摆弄拍摄对象,尽可能减少摄影器材造成的紧张感,比如让受访对象身处熟悉的环境中,会更容易敞开心扉。实际操作中,我们常采用“不干扰”的方式,甚至在采访全程中,受访者按日常作息行进,只是一旁多了一个喜欢提问聊天的“记者朋友”,部分场面甚至不清楚记者到底何时开始录制,在最大程度还原真实性的同时,也对拍摄和采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持续跟踪还需与受访人建立密切联系。受访人的生活工作会随着时间不断产生新问题,与他们一同面对和解决这些新问题,更有利于体会到受访者在现实中面对的困难和其内心世界,“走心”呈现,更能理解人物的内在逻辑和诉求。

  我们对拾荒助学闻名全国的浙江大学退休教师王坤森的系列报道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2021年夏季,短视频人物报道《拾荒十年,不为生计!午夜街头这个佝偻的身影让人动容》,让时年89岁老人王坤森火出圈,老人拾荒助学的善行受到全国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百余家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在官微或公众号等平台转载。其后,我们与老人保持了每周电话问候、每月上门探视的联系频率。2021年教师节当天,我们跟随老人前往银行汇助学款,协助受助毕业生通过手机视频连线问候,还促成浙江大学设立以老人命名的助学金项目。在王老的最后岁月,我们帮他一起做通家属的思想工作,完成他的人生夙愿——遗体捐献给医学院。

  从街头拾荒助学,到完成人生夙愿,我们镜头下的王坤森老人可敬可佩,因为他身上不只是有大爱无私,也有每个人都会面临的生老病死。2023年,仅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7次转载过我们对王老的视频纪实报道,每次关于老人爱心事业和身体状况的新动态,都会引发千万级的话题热度。

  三、剪辑关注细节,短片闪现亮点

  纪录片中最具有艺术性的就是细节的节奏性,人物纪实短片同样如此。而这种节奏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剪辑来实现的。选题有了,拍摄手法会了,故事该如何架构呢?好的故事会让人记住,会让人产生共情。作为人物短片,讲好故事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首先,开头给片子做一个小片花。有研究表明,受众在一个视频上停留的时间是15秒左右,如果一开始不能抓住受众的眼球,整个片子的传播也将大打折扣。所以,片子的开头一定要抓人眼球,告诉观众片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95后”女入殓师》中,一开头就把入殓师最显著的职业特征表现出来,给逝者化妆等细节也呈现出来,第一时间吸引观众的眼球。因此,在剪辑的时候,把片子精彩的部分或者有关键信息的画面先提前至片头,形成一个15秒左右的小片花,这样就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

  其次,少用配乐,多留意现场音。在抖音平台上,有很多15秒左右的贴片短视频新闻会用强节奏的配乐加以渲染,但作为纪实类人物短视频,如果过度使用配乐则会破坏其真实感。因此,剪辑时一定要慎重选用配乐,记者要想办法靠纪实影像本身把故事讲好,而不能过度使用音乐去制造泪点。如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系列短视频策划《烟火晨光中》,我们把平凡岗位上的人作为反映城市复苏的具体切入口。在核酸检测点、农贸市场、快递分拣站、地铁早班车等地方,短视频里不单单记录了不同岗位的人们重回正轨的工作生活节奏,更是在采访外,录入了城市里各处的现场声。平时采访中常被视作“底噪”的环境音,在纪实类的短视频中,突破了画面和语言表达限制,用听觉元素还原了最真实的人间烟火气。而在“清凉峰上的巡护员”一片里,在森林里特有的风声鸟鸣中,巡护员踩着落叶枝条在林间穿梭的场景,也充分发挥了纪实短片的优势,让读者通过声画拥有了很强的沉浸感。

  第三,精细整理采访素材,内容扎实搭好框架。作为纪实短视频,没有画外音,没有关键词,整个片子的叙事靠同期声,大部分时候靠主人公的自述来讲整个故事。所以,首先要剪好采访素材,通过采访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但在串联的时候注意采访与同期声相互交叉、补充。过长的采访会让片子变得沉闷,过多的现场也会让片子叙述不够紧凑。在剪采访素材的时候,除了流畅地剪出故事基本的信息外,还要注意基础认知,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知识部分,一个好的片子通常由七分的故事加上三分的认知构成。一部精彩的纪实短片,其传播效果可以大大超过传统的文字长稿。

  四、做好分发,不同平台上“一鱼多吃”

  新闻人物短视频作品,时长一般在5至10分钟,相比传统的纪录片,在节奏和叙事结构上更加紧凑。但“酒香也怕巷子深”,短视频作品也需要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发布,还需要进行更加精炼、精准、精细的碎片化推广和针对性分发,提高稿件的影响力,吸引来自新媒体平台的外部流量转化为本地流量。

  通常,我们会根据不同平台的属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创作和分发,如B站和微博,读者阅读超过3分钟的视频产品的耐心更足,我们以保持原本长度,具有完整故事性的片子进行分发。对于抖音和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我们会对原来的作品进行碎片化剪辑,在成片中把握核心内容,提炼“金句”“名场面”以及能够独立传播的段落。另外,短视频作品本质上只是新闻的主要呈现方式,在抖音和微博上,如何吸引读者观看,也需要认真整理适合社交平台语言习惯的文字内容,用好导语吸引关注。除了整体表达需要足够清晰、精炼,决定能否冲上热搜的要点在于“关键词”和“话题”的设置。一般来说,在本地新闻客户端上,配合视频稿件的标题我们控制在30字以下,正文字数也会在200至1000字。虽然目前微博早已取消字数限制,但传统的140字左右精炼的标题、导语对于读者快速了解视频内容来说,极为高效。因此,针对这类新媒体端的导语,我们不会直接照搬版面或者本地新闻客户端上的全文,一般会进行主要内容的提炼,甚至单独撰写微博版配文,力求精简有料,一眼就有吸引力。设置相关的话题时更需要注意,力求通俗易懂不拗口,不和同题材内容“撞车”,在精简篇幅的前提下保持新闻作品的真实严谨。

  (作者倪雁强、王建龙均系浙江日报全媒体视频影像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