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锻造真知 故事凝练方法——“人民日报写作课”系列丛书的新突破

来源: 新闻战线 发布时间: 2024-02-06

  摘要

  “人民日报写作课”系列丛书以“主题的提炼”、“材料的取舍”和“内容的呈现”为三条主线串联起145篇优秀稿件,配以作者的创作反思与专家的点评互鉴,蕴含理论于生动案例中,巧用形象思维,可读性强,在编写体例、写作内容、作品风格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功和必修课。提升采写技能除了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实践的反复磨炼。人民日报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人民日报写作课”系列丛书(以下简称“系列丛书”)将新闻采写技巧与知识融注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把人民日报记者采写过程中反复修改打磨的细节呈现在读者面前,带给读者沉浸式的阅读体验。阅读过程中,读者仿佛与作者一同思考揣摩、一同推倒重来、一同遣词造句,在理论认知和情感体会两个层面上与创作者形成共鸣。

  “系列丛书”没有沿用传统新闻采写教材的体例与框架,而是用三条主线将记者的智慧结晶串联起来,通过一线记者真实生动的采写故事引出新闻采写的技巧和方法,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进行概括、总结和提炼,在体例、内容和风格上都取得了新突破。

  编写体例的新突破:主线串联,形散神聚

  “系列丛书”与传统新闻采写教材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编写体例上的突破与创新。传统新闻采写教材大多根据消息、通讯、特写等不同体裁分门别类地讲解新闻采写的技巧和要求,以清晰地体现不同新闻体裁之间的区别。但因为大多数新闻写作教材都采用这样的体例,对于读者来说,未免有千书一面、缺乏新意之感。而且有些新闻写作技巧适用于所有新闻体裁,不宜因体裁划分而有所偏重。“系列丛书”不落窠臼,将人民日报驻地方记者各自独立又内在关联的个体采写经验和专家点评串联起来,不再由主编或少数作者传授新闻写作方法,而是汇聚了一线记者的集体智慧结晶。

  主编费伟伟从《人民日报通讯员培训教材》中撷取了145篇一线记者写就的优秀稿件,配以作者的创作反思与专家的点评互鉴,按照新闻写作要求的三个关键模块,即主题的提炼(《人民日报写作课:写出高级感》)、材料的取舍(《人民日报写作课:学会断舍离》)和内容的呈现(《人民日报写作课:魔鬼在细节》)等,进行重新整合、概括和升华,凝练出这一套既易理解又易实践的系列新闻写作指导丛书。

  人民日报驻地方记者队伍是党在基层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用笔和镜头记录着中国故事,忠实践行“四力”。这145篇优秀稿件的作者中既有新闻界的资深前辈,也有刚入社不久的年轻记者,他们或引经据典,或巧设譬喻。尤其可贵的是,文末常常附有相关报道(有的甚至一并附了原稿和见报稿),前后呼应,两相对照,让读者从中窥见作者寻找突破、揣摩思路、精打细磨的创作过程,理论的实践与实践的理论在此融为一体。

  145篇优秀新闻稿件的作者自评和专家点评,看似各自独立,实则存在着某种内在共通的新闻采写指导意义。如何将其整理成系统全面的新闻采写指导教材,很考验主编的专业视野和编辑能力。“系列丛书”主编费伟伟不仅有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曾六次获得中国新闻奖,荣获第九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良友奖,而且善于理论总结和概括,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著有《编采逸兴》《新闻采编评析》《新闻采写评》等理论专著,同时也主编了《人民日报记者说》系列新闻写作教材。145位人民日报驻地方记者的采写心得和专家点评是145颗珍珠,费伟伟用“主题的提炼”“内容的呈现”和“材料的取舍”等三条主线将其串联起来。内容看似形散,实则都统摄于大主题框架下,每一篇采写心得和点评互鉴既各自闪耀,同时又服务于所在主题。

  写作内容的新突破:理论蕴含于故事中

  在当前“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媒体环境下,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参与到新闻报道中,这也对新闻采写类书籍的写作、编辑与出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采写类书籍不仅要面向新闻专业人士,同时也要兼顾更广大的读者群体。对大部分读者来说,充斥专业术语、强调理论性的新闻采写教材难免晦涩难懂,缺乏趣味性。而“系列丛书”改变了以往理论为主、案例为辅的惯例,蕴含理论于生动案例中,用一个一个的故事传授新闻采写方法。

  “故事”是“系列丛书”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之一。“故事”二字既出现在章节标题上,如《人民日报写作课:写出高级感》中的两个章节标题是《找到有意义的“硬核”故事》和《让宏观内容随故事顺势而下》,也出现在具体文章的标题中,如《“拜托给讲个故事”》《让英雄故事激荡家国情怀》《写出小人物一波三折的故事》等。主编费伟伟撰写的《六易其稿为“故事”》,围绕人民日报记者贺广华和王伟健与责任编辑六次修改新闻稿《无锡再唱太湖美》的故事,总结新闻报道中“讲故事”的重要性。正像书中一位作者所总结的,“将一个宏观、略显枯燥的政策话题放在故事中讲出来,就有了抓手和看点”,而将高度概括的、略显抽象的新闻采写理论蕴含在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故事中,无疑也会增强新闻写作教材的看点和趣味性。

  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记者毕京津在书中详细讲述了他深入暴雨灾情现场采写生动抗洪救灾报道的故事。2021年河南出现暴雨灾情,作为媒体人,他没有时间害怕,争分夺秒地投入灾情报道工作当中,短短10天辗转5个地方的安置点,走进抗洪第一线,将镜头对准最平凡的干部和群众。作者参与人民日报防汛报道9篇,累计撰写和参与客户端、人民网稿件40多篇,撰写和发表内参2篇。只有蹚水沾泥亲临现场记录下来的瞬间,才能传递给读者感同身受的力量。毕京津的故事让读者了解到的新闻采写技巧是只有深入现场才能捕捉到精彩细节。

  “系列丛书”以一线记者的亲身经历为例阐释写作方法,用真实案例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身处一线,案例丰富,是最大优势……注意发挥这一优势,突出案例,以理统例,以例说理。”一线记者的现身说法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了解新闻采写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系列丛书”不仅是一本新闻写作指导书,更是一本优秀作品分析案例集。

  作品风格的新突破:巧用形象思维

  新闻报道既要可读,又要可感;既要有意思,又要有意义。“系列丛书”中的优秀记者反复向读者强调,要用别出心裁、突破陈规的方式写新闻报道,“系列丛书”本身也是成功践行这一写作方式的典范。丛书编者巧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新闻采写理论和技巧通过可见可感的形象呈现出来,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抽象思维是以一般的属性表现个别的事物,而形象思维则要通过独具个性的特殊形象来表现事物的本质。“形象思维,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要围绕一个思想焦点,对记忆的事物加以组织和综合,使死板的素材生动起来,使零散的素材集中起来。”

  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系列丛书”更加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如书中的《构架短文,可学鱼骨》一文,将作者的行文主干比作“鱼骨”,故事和情感比作“鱼肉”。虽然“鱼骨”是主干,但是鲜美的“鱼肉”才能使佳肴色香味俱全,引得读者流连忘返。“系列丛书”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文章俯拾皆是,如《果肉好吃,也要包住果核才行》《老树如何发新芽》《借助“天下秋”来写“梧桐叶”》《这篇稿是怎么“减肥”的》《老酒也要散新香》《精选料慢熬汤,写到生时是熟时》《活鱼还需现场烹》等,作者将新闻采写过程中的构思、取材、谋篇、布局等环节,通过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概括呈现,生动有趣又易于理解。

  动词的精妙运用是增强“系列丛书”可读性的另一大法宝。《“同每一个词搏斗”》《去!到现场去》《这一年,触摸“泥土里”的中国》……充满力量、动感的词汇,将记者在新闻创作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颇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保真保鲜的“土味话”能让新闻报道中的人物“活”起来,增强形象性和画面感。例如文章《岚县:“山药蛋”变得“高大上”》中引用当地顺口溜,“早晨煮蛋蛋(山药蛋)中午蒸蛋蛋,晚上想吃个改样饭,土豆切成两瓣瓣”,让新闻报道变得风趣幽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原汁原味中见平实务实,真实的表达永远具有天然的感染力。记者在文章中反复强调要“口语入文,神情活现”“用直接引语巧说话”“多让新闻中的人物说话”等,这种原汁原味的表达赋予了“系列丛书”形象性、幽默感和趣味性。

  实践锻造真知。“新闻写作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问,其学问不在高头讲章,不在抽象思辨,而在阡陌闾巷、百姓烟火之间。”“系列丛书”将基层记者的实践经验和采写技巧凝练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既有理论性的总结和阐述,又有实用性、操作性强的经验介绍和技巧传授,创新了新闻采写类方法书的写作模式,在编排体例、内容创作和写作风格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系列丛书”不仅对新闻从业人员具有专业指导意义,对广大读者群体来说也是晓畅易懂的写作指导书籍,在专业性、理论性、通俗性和实用性上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作者张建敏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赫洋系该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